6-6 日本是否在朝鲜推广了教育和文字?

在日军「慰安妇」制度的受害者中,很多人有原本就无法上学或者正上学时而中途退学的经历,这样导致了相当多的人不识字、不会写字。在殖民地时期的朝鲜,这种情况是特殊事例吗?

首先,朝鲜和“内地”(现在的日本)不同,直到1945年8月之前都未实施义务教育制度。因此,很多孩子无法上初中(另外,面向朝鲜人的初中到1937年被称为普通学校,从1938年开始称为寻常小学,从1941年改称为国民学校)。

请看战争末期1944年的调查表(如图1・2)。堆积图最下端显示的是各个年龄层中未入学者的比例,请大家理解在朝鲜的未入学者只有这么多。特别是“男女差别”很大。拿20~29岁年龄层来比较,男性未入学者占57.1%,与之相对,女性则有90.7%。也就是,10名女性中有9人没上过学。

另一方面,由于有政策规定,在朝日本人(居住在朝鲜的“内地人”)的居住地要立即修建小学,所以他们几乎所有人都能上学。同样拿20~29岁年龄层来比较,在朝日本人中男性未入学者占0.8%,女性占1.2%。也就是说存在压倒性的“民族差别”。

q4-1

q4-2

即便如此,因为那个时期,也有通过家庭、校外教育来学习文字的情况,所以识字率(会读书写字的人所占比例)要比入学率高。因为资料的关系,虽然时间上有所偏差,但是还是一起来看看1930年的人口普查吧(如图3・4)。下图是关于读写假名(日文字母)和谚文(朝鲜字母)的调查,两种文字都不认识的人的比例中,女性仍然高出许多。拿20~29岁年龄层作比较,男性占44.3%,女性占85.8%。

q4-3

q4-4

因为在朝鲜原本教育就不兴盛,所以导致这种结果,诸如此类的解释是错误的。在朝鲜王朝时期,相当于日本寺子屋的学堂、私塾甚至普及到了农村地区,以汉文为中心的识字活动盛行。15世纪谚文被发明(称作“训民正音”,意即教百姓以正确字音),它作为汉文教育的辅助手段,或者作为上流阶层女性间交流的手段,被用于各种场合。19世纪末以后,公私信函逐渐从原来的汉文转换为谚文汉字混用的“国语”,教育制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特别是在日本加速推进吞并朝鲜的时期,诞生了各种私立学校,仅仅在1909年得到认定开办的就高达2000所以上。

后来,日本“吞并”了朝鲜。私立学校被关闭或者受到限制。就连拥有相当先进设备的教育设施也被称为“私立学术讲习会”,不得不每年都接受认定,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况。另一方面,以培养“国民性”、推广“国语”(日本语)为主要目的的公立普通学校成为学校教育制度的中心。但是公立普通学校的建设又停滞不前,到20世纪30年代中叶,一个地区(相当于一个村镇)只有一所学校。就是那样的学校也不是总督府所谓的“给他们修建”的,确切地说,是通过当地支持教育的乡绅捐赠土地、建设资金,或者整合原有的“私设学术讲习会”而建起的学校,总督府给予认可,并强迫它们实施日式教育。

既然不是义务教育,所以连初等教育也收取学费。因此,经济上不宽裕的话,送孩子上学都很困难。例如,根据某地区的调查显示,63%的地主家庭让孩子上学,而佃农家庭只不过6%而已(全罗南道《佃农习俗调查书》1923年)。由此可见,在入学上存在着“阶级差别”(因为贫富导致的差别)。

那么“男女差别”是如何产生的呢?这必须要从制度因素和社会因素来考虑。在男女共学的普通学校,通常在招生的时候都会设定一定的男女比例,首先在制度上造成了差别。另外,在有多个孩子的贫苦家庭,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学,这种时候一般都会首先送男孩上学(社会因素)。这种制度因素和社会因素组合起来,就产生了“男女差别”。

在殖民地朝鲜,“种族差别”・“阶级差别”・“男女差别”搅在一起,就产生了不上学・不识字的现象。

并且 ,识字率的低下还必须考虑多语言・多文字的复杂状况。在殖民地时期的朝鲜,虽然日语占统治地位,但作为语言有日本语和朝鲜语(多语言)、文字方面有假名・汉字・谚文(多种文字),不均衡地混杂在一起。日本战败后,南北朝鲜在消除日语影响的同时,推进了谚文识字运动(称作“扫除文盲”)。其结果,北朝鲜在1949年宣告“扫除文盲”(《朝鲜教育史3》社会科学出版社、1990),南朝鲜不识字人数的比例也从1945年的77.8%急剧减少,到1948年降到41.3%、1954年降到13.9%(《文教月报》49期、1959.11)。

从这点来考虑,可以说朝鲜的殖民地状况,在上学、识字方面只是消极因素,没有起到任何积极作用。

【参考文献】

金富子《殖民地时期朝鲜的教育及性别差》(世织书房、2005年)
板垣龙太“殖民地时期朝鲜识字调查”(《亚洲・非洲语言文化研究》58.,1999年)
http://repository.tufs.ac.jp/handle/10108/21863

目次